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22年数字生活八大热门前沿技术

回看刚过去的2022年智能家居和消费电子产业,在新旧交替之际,OFweek维科·数字生活网梳理总结了八大前沿热门技术。


1.毫米波雷达技术

随着全屋智能空间场景化需求提升,对智能单品的功能升级要求更高,毫米波雷达技术应用成为今年智能家居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厂商们也相继发布了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传感器产品。

从技术角度来看,毫米波雷达技术具备导引头体积小、质量轻、波束窄,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应用端,毫米波雷达技术支持全天候工作,能够进行调频连续跟踪,并支持高分辨多目标监测。

即使在呼吸状态下,人体腹部和胸部由于呼吸所引起的起伏变化,也可以被觉察到,真正实现了人体存在感应探测。

毫米波雷达功能的产品能够带来更精准的判断,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联动,极大提升产品精确度和稳定性,在人来启动等基础场景中做到游刃有余。同时,在监测睡眠、呼吸心率异常、老人跌倒姿态判断等复杂场景中,毫米波雷达也能够极大提升其准确度。

因此毫米波雷达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产品中,成为全屋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智能家居场景应用中,毫米波雷达技术将人、设备、空间三者之间进行连接与融合,助力多设备之间的关联、互通和稳定。

在2022年,Aqara推出搭载新生代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技术的人体存在传感器,通过毫米波雷达能够监测静态人体,准确判断是否有人;可进行空间定位、接近距离等多种侦测,监测范围覆盖水平角度120°,径向侦测5米,并支持实现全屋智能联动。

华为也推出了华为智能中控家族,内置毫米雷达波,具备更加独立的智慧交互能力,以及在全场景下的应用交互体验。

在未来应用中,毫米波雷达技术将能够与AI技术实现更好融合,在应用端、管理端带来更高效的功能处理。毫米波雷达技术应用空间很大很广,未来可期。


2.边缘计算

随着5G和Wi-Fi 6E等超高速网络发展,智能设备的快速增长,为专注于物联网的边缘计算提供了推动力,边缘计算在2022年继续进一步上升。

在智能家居中,边缘计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家居网关是家居智能化的心脏,通过它实现系统信息的采集、信息输入、信息输出、集中控制、远程控制、联动控制等功能,它是边缘计算的重要载体。

传统的智能家居交互逻辑是用户使用客户端APP添加场景联动策略,设备控制指令需要先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云服务器,云端运算后再通过网络将联动指令发到智能家居设备。

整个过程要经过两次互联网的传递,不仅占用算力比较大,效率偏低,而且时延较大,导致智能设备使用体验差。

而运用边缘计算服务可直接处理这些组件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用户设置或者习惯做出决策,并控制执行设备,控制速度大大提升,即使断网的情况下,智能家电设备依然不受影响,避免了在用户断网时候造成的智能家居系统瘫痪问题。

另一方面,在智能家居不同产品的互动场景中,边缘计算也将充当网管或中控系统,通过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协同,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场景控制等需求。

为满足家庭场景下智能终端设备超可靠、低时延、广连接的需求,边缘计算优势愈加明显。未来的万物互联,必然会刺激智能终端爆炸式增长。


3.Matter标准

众所周知的智能家居通信协议有很多,Zigbee、Thread、6LowPan、Wi-Fi、Z-wave、Bluetooth Mesh等等。

但在没有一个标准协议能一统智能家居通信协议,使得不同品牌产品真正做到互联互通。

直到在2022年10月2日,CSA连接标准联盟及其成员正式发布Matter 1.0标准,认证程序同时开放。

Matter是智能家居一种开源标准,由亚马逊、苹果、谷歌、ZigBee联盟联合发起,旨在开发、推广一项免除专利费的新连接协议,以简化智能家居设备商开发成本,提高产品之间兼容性。任何兼容 Matter 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都可以将其设置在支持 Matter 的平台上使用。

随着Matter 1.0技术规范正式发布,认证程序同时开放,来自物联网生态各个环节的联盟成员公司自此拥有了一套完整解决方案,为市场提供能够跨品牌和跨生态互联互通的新一代产品,让消费者体验更好的隐私保护、安全和便捷。


4.Mini LED

在LED行业各界的持续布局与终端品牌的推动下,MiniLED正在快速成长,2022年MiniLED背光技术应用正在迅速扩大,成为当今显示新品必备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

Mini LED技术是改善LCD对比最佳的解决方案,,中国厂商在Mini LED上中下游积极布局,搭配以量制价的策略,得以用更高的性价比加速Mini LED背光在电视市场的渗透...

由于Mini LED背光技术能有效的提升液晶显示器在对比度和能耗方面的短板,加上中国厂商在Mini LED上中下游积极布局,搭配以量制价的策略,得以用更高的性价比加速Mini LED背光在市场渗透。

据LEDinside不完全统计,2022年共约有70款以上的MiniLED背光终端产品面世,涵盖显示器、电视、笔电、VR设备。

其中三星、TCL、海信、飞利浦、联想、优派、康冠、惠科、冠捷等老牌液晶显示企业纷纷看好MiniLED技术,大力推广MiniLED背光产品以提升自身产品价值。

此外创维、华为、索尼、康佳、明基等企业也在2022年带来了几款Mini LED电视新品。

以产品出货量来看,电视应用成为目前MiniLED背光技术的主战场,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23年MiniLED电视出货量将来到440万台,年增约13%。同一时间,MiniLED背光技术也正在显示器市场迅速扩大,并往笔电和VR设备领域延伸。

2022年,可以说是MiniLED背光技术应用快速发展的一年,相关终端产品众多,这不仅代表着MiniLED技术的日渐成熟,也代表着终端显示企业与消费者对MiniLED技术的认可,使MiniLED逐渐成为继传统液晶显示技术之后,终端显示市场上又一关键显示技术。


5.8K显示

随着彩电技术的演进,成本下降的同时,也让大屏与高清成为了大势所趋。在大屏基础上,清晰度也是当下国产彩电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2022年,冬奥、世界杯等超级体育IP的轮番上演,使用了8K超高清技术直播,让8K再次成为彩电赛道备受瞩目的焦点。

面对新的8K增长点,曾苦于需求不振、成本高压的电视企业纷纷加大马力进入8K电视蓝海。

据媒体统计,多家一线厂商在今年都已推出8K产品:海信推出了全球8K激光显示解决方案,发布了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索尼推出了8K MiniLED电视Z9K;TCL拿出8K Mini LED电视;三星推出8K Neo QLED电视。长虹今年基于其55英寸到86英寸的全尺寸8K系列电视,打出了“一步到位买8K”的口号。

目前,由于主流品牌都在发力,8K电视产品线逐渐丰富,8K电视的总体成本也在下降,8K电视在近两年已经迈入民用级时代。8K电视已然成为下一时代的标配产品,但是,8K电视从普及到井喷,还要相当长的路要走。


6.北斗卫星通信技术

2022年7月,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成果发布,其通信服务覆盖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可满足在无地面网络覆盖地区的应急通信、搜索救援等服务需要。

9月,华为宣布推出全新旗舰手机HUAWEI Mate 50系列,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在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环境下,仍可通过畅连 App 发送消息,支持一键生成轨迹地图,时刻与世界畅连。

而在华为之后,苹果发布iPhone 14也宣布系列支持卫星通讯和 SOS 紧急联络。卫星通讯前两年免费,11 月份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率先推出。在缺乏 Wi-Fi 或蜂窝移动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帮助用户通过卫星发送紧急求救信息。

华为和苹果相继推出支持卫星通信功能的华为Mate 50系列以及iPhone 14系列新机,也让卫星通信这一原本距离普通消费者十分遥远的通信技术,走到大众消费者面前,开启大众卫星通信新时代。虽然平时可能用不到这项功能,但可以让用户不再担心失联风险。


7.快充技术

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与全面化,加剧了电量的快速消耗,再加上智能手机逐渐变成人们无法离开的生活必需品,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续航焦虑问题。消费者希望充电更快速、续航更持久。

增大电池会对手机体积重量外观造成影响,而电池技术还没有革命性地提升,于是快充技术成为新的亮点之一在2022年加速发展。

真我首先打破了手机120W快充的限制,将手机充电功率提升至150W,随后一加在150W闪充的基础之上加入了长寿版150W闪充,不仅提升了手机充电速度,并且在充电寿命和充电安全方面也同步跟进。

年底,iQOO再次将150W闪充记录打破,iQOO 10系列首发200W闪充技术,手机充电进入10分钟时代。

在技术创新方面,快充产品正往大功率、小体积、低成本、多口化、无线化等方向发展,相应地对电源适配器集成化程度、电路拓扑结构设计、抗电磁干扰、散热管理等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应用落地方面,快充技术已经从普及度最高的手机、笔电、平板三大板块,逐步覆盖到了TWS耳机、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个人护理、户外电源等新兴市场,有望急速扩大市场容量。


8.影像芯片

在短视频蓬勃发展的今天,用户对高强度影像算法的需求正在日益倍增。

2022年主流国产手机厂商在自研影像芯片方面的努力成效显著。

早在 2022 年年初,OPPO 在 Find X5 系列上就首次搭载了自研的 " 马里亚纳 X" 芯片。作为兼具 ISP+NPU+ 内置缓存子系统的芯片," 马里亚纳 X" 专注于以更高的能效比去解决大计算量影像处理的连续算力需求。

2022 年,vivo 更是在一年之后先后推出了两款新的自研影像芯片,先是上半年的 " 小改款 "V1+,后续在秋季更是带来了架构全新设计、引入独立 AI 单元的 V2,并将V2自研芯片带到旗舰手机X90系列上。

在快充自研芯片澎湃P1之后,小米又带来了自研影像芯片澎湃C1。不过官方到目前为止都并未透露这枚芯片的真正用途。

强化影像已成为当前手机厂商走差异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推出自研影像芯片能让提升自家产品性能和体验。目前,这片产业蓝海还未形成较大竞争,可谓前景广阔。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