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古典陶瓷艺术与现代音响科技创意融合!瓷音音响测评

你有没有想过,将中国古典陶瓷艺术与现代音响科技相碰撞结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最近维科网数字生活编辑部就体验到了这样一款非常特别的音响产品——瓷音音响。美学和功能兼具,不仅是一款蓝牙便携音响,更是一件精美小巧的陶瓷艺术品。

相信大家对此也颇感兴趣,那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这款音响的实际体验。

01 外观:不仅是音响,更是陶瓷艺术

相比市面上的其他音响产品,瓷音音响在外观设计上可谓别具一格。

这款音响的箱体采用了纯手工制作的景德镇陶瓷设计,每一只音响都是独具匠心的艺术品。白如玉的陶瓷箱体上精雕细琢了一束花姿优美的蓝色缠枝莲花。这一束莲升象征着“一路连升”的美好寓意。

音响正上方细腻的网孔状部分是扬声器。一圈金边点缀使得音响整体庄重大方,简洁又自然协调。

或许你会奇怪,这个蓝牙音响它的开关在哪里?充电接口在哪里?

来看看音响的底部,底部位置有一个硅胶软垫,开关机的按钮和USB充电接口都安排在底部,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于整体外观的美观性,同时也使得音响放置在桌面上更防滑更平稳。

瓷音音响整体十分小巧精美,只有功夫茶的小茶杯大小,只手可握。将这一对瓷音音响摆放在桌面上,它不仅是可以听音乐的蓝牙音响,更是一对点缀桌面的精美典雅的中华陶瓷艺术品。

不得不感叹瓷音音响将中国古典陶瓷艺术与现代电声科技融合一体的设计颇具有创意性。

02 音质试听:人声表现出众

尽管瓷音音响的艺术外观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作为一款音响,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它的音质表现。

我们用多首经典试音歌曲来测试看看瓷音音响的音质到底表现怎样吧。

这里强调一下发烧友们的“免责声明”:音响的主观评价只有在可控的环境、节目源的情况下,去多比较与判断才能形成客观、真实的主观评价。此外,音频在经过我们录音以及听音者用不同设备再次播放,对音质效果也会有一定损耗。

首先试的是人声试音典范之作蔡琴的《渡口》,这首音乐开头的三次鼓声,能够体现音响的低频下潜程度。经过试听我们发现,瓷音这款音响在低频效果表现弱一些。由于音响小巧的体积对腔体大小限制,瓷音音响没有那种动次打次的震撼听感,由此可见这款音响产品主打的并不是用突出低频量感以获得感官的刺激。

古典陶瓷艺术与现代音响科技创意融合!瓷音音响测评

当蔡琴清雅纯净的嗓音响起时,我们惊讶地发现,瓷音音响在人声表现格外出众,蔡琴的歌声表现得非常干净剔透,极富感染力,仿佛能听到离愁别绪幻化成渡口静静流淌着的河水。

测试完低频和女声,再来试试中频和男声表现怎样。通过瓷音音响来听陈奕迅的《富士山下》,音乐开头一阵星星撒过,从左至右的立体音效表现突出,在中频男声上,瓷音音响表现不赖,这首音乐的沧桑感和哀伤通过Eason稳重醇厚带有些沙哑的声音流淌而出。

古典陶瓷艺术与现代音响科技创意融合!瓷音音响测评

最后我们测试的是著名的《加州旅馆》。这首音乐在乐器声、掌声、人声、喝彩声同时响起的时候,你会发现瓷音音响的声场表现很优秀,人声、掌声和乐器层次分明且定位精准,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古典陶瓷艺术与现代音响科技创意融合!瓷音音响测评

据了解,瓷音音响能有这样得音质效果,是因为瓷器制作成的鼓型腔体一体成型,形成了天然回音壁,其产生的陶瓷谐振频率能将声音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5- 2倍,相比传统的腔体音响,音效效果更清晰,纯度更加高。

整体来看,瓷音音响虽然没有动次打次的低频刺激听感,但在干净通透的人声表现听起来更悦耳,听久了也不会让人感到听觉疲惫。两个音响组合起来使用,还能获得不错的沉浸式的环绕立体音效。

03 使用体验:简单易用且便携

作为一款蓝牙音响,瓷音音响足够简单易用。长按底部按钮开机,然后放在桌面上,直接与手机或电脑进行蓝牙连接,即可播放音乐,从开机到连接整个过程不到几秒。

平时摆放在桌面上,不仅可以成为桌面音响,还能作为陶瓷艺术品装饰点缀桌面。

在看影视剧的时候,把音响摆放在显示设备左右两边,还能获得沉浸式的立体音效,获得更佳的观影体验。

另外由于它的轻便小巧的体积,也十分方便携带。它还专门配套了一个蓝色编织硬盒,绣上的祥云波浪纹理十分具有中华古典特色的同时也不乏时尚感。

我可以在外出郊游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把它们随意地摆放在草地上,听着纯净舒适的音乐,和朋友们闲聊,享受舒适的休闲的时刻。

续航方面也不用担心,经过测试充满电可以持续听4个小时左右。即使电量不够,除了用充电器充电以外,它还可以直接用USB线连接电脑或充电宝进行充电,还是相当方便的。

04 总结

如果说传统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那么瓷音音响则是这个瑰宝的现代延续。颇具艺术感的古典陶瓷外观和出色的人声表现以及立体音效,让人惊叹于传统美学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对于喜欢中国古典陶瓷艺术,同时想要入手一款便携式蓝牙音响的朋友,还是值得推荐的。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