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扎根布局AI手机,智能手机终于要智能了?

2024-02-22 14:30
深潜atom
关注

本文系深潜atom第754篇原创作品

"2024年,AI手机成为新的风口"

徐太良丨作者

深潜atom工作室丨编辑

2月18日,魅族科技对外宣称,公司决定All in AI,将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同一天,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也发布内部信称,2024年是AI手机元年,将成立 OPPO AI 中心,资源向该中心倾斜。

诸多手机厂商之所以不约而同地布局AI手机,当然与飞速发展的AI技术蕴含巨大的商业想象力有关。由于智能手机属于大众计算平台,引入AI技术,或将引发新一轮换机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机便携的特性,决定了其算力、续航有限。在此背景下,如何赋予智能手机革命性的AI体验,也是厂商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传统手机吸引力走低,亟待新技术破局

曾几何时,智能手机还是充满朝气的新兴产业,出货量持续走高,新势力层出不穷。然而近两年,智能手机行业市场活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图源:IDC

IDC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2.71亿台,同比下跌5.0%,创10年来最低出货量。2017年以来,出货量同比下跌,几乎成为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旋律”。

智能手机市场活力走低,固然与相关设备完成下沉触达,增量红利消逝有关,但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手机产品性能过剩,创新力匮乏,难以说服消费者换机。

TechInsight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率降至23.5%左右,换机周期高达51个月

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智能手机厂商都没有放松对于创新技术的追求。过去几年,智能手机行业在影像、充电等方面掀起了不小的内卷化竞争狂潮。

图源:OPPO

以充电为例,早在2022 MWC上,OPPO就展示了240W超级闪充技术,9分钟即可将等效4500mAh电池充至100%。随后,诸多智能手机开始量产240W快充。

然而到了2023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充电功率上限不光没有突破,大部分旗舰手机甚至普遍采用百瓦快充。

之所以智能手机行业出现上述“技术退潮”现象,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相关技术的竞争是由智能手机厂商主导的,并不一定契合消费者的需求。比如,由于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有限,240W快充相较的百瓦快充并没有快几分钟,却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以及更大的体积,对消费者来说得不偿失。

因此,目前智能手机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现有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亟待新兴技术催生出新的卖点,吸引消费者换机

ChatGPT引爆科技行业,手机厂商看到希望

正当智能手机行业感到焦虑之时,ChatGPT爆火,让诸多智能手机厂商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据了解,2022年11月,OpenAI推出了AI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可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甚至可以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等任务,一经问世,就火遍全球。

尽管ChatGPT目前主要存在于网页端,但由于其需要通过不同的终端触达用户,而智能手机又是大众计算平台,随着技术逐步成熟,智能手机或将成为AI技术落地的理想终端。

图源:Humane

事实上,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对随身终端之于AI技术的意义有深刻认知。2023年3月,前苹果高管初创公司Humane获1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微软、Sam Altman等。11月,Humane发布了首款AI硬件AI Pin,搭载GPT大模型。该产品被诸多媒体誉为AI时代的iPhone。

由此来看,因卖点和功能截然不同,AI技术加持下的手机,与其说是手机,或许更应该称为AI Agent。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魅族All in AI的同时,会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

因革命性的AI技术和体验不能通过简单的系统更新下放至传统手机,随着AI手机逐步成熟,手机行业或将迎来“第三春”。

中航证券披露的研报显示,预计2024年,AI手机出货量将达1亿台,2027年将达5.22亿台,2023-2027年CAGR为83%,届时AI手机的渗透率将达40%。

端侧算力有限,AI手机落地面临诸多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具备便携特性的智能手机是AI技术落地的理想终端,但需要注意的是,AI技术需要充沛的算力以及电力,体积狭小的智能手机现阶段其实还难以带来行业一流的使用体验

目前,AI手机有两大技术流派,一派以AI Pin、Rabbit R1为代表,将运算交由云端;一派以荣耀、OPPO、小米为代表,追求本地运算。

图源:新浪科技

AI Pin、Rabbit R1等主打云端算力的AI手机,虽然解决了本地算力不足的问题,但因需要时刻联网,响应速度并不理想。有媒体报道,问Rabbit R1一个问题,需要20秒左右才会给到反馈。并且嘈杂环境下,Rabbit R1的识别准确度也很低。

因云端运算不稳定,并且考虑到手机用户有大量的私密数据,荣耀、OPPO、小米等智能手机厂商聚焦端侧AI。

比如,2024年1月,荣耀发布的荣耀Magic6系列手机,支持70亿参数的端侧AI大模型。

接受媒体采访时,荣耀CEO赵明对外表示,端侧大模型“处理能力越来越强,10亿参数没法用,那是个玩具,50亿、60亿、70亿,使用起来相当不错,未来可能100亿、200亿”。

尽管基于70亿参数AI端侧大模型,智能手机可以实现自然对话、AIGC消除、AI文章摘要等功能,但横向对比来看,智能手机的端侧算力和续航能力还难以支撑前沿AI技术。

图源:联发科

以2023的旗舰手机为例,内存容量约为16GB,内存的带宽约为50GB/s,推理算力只有50TOPS。反观130亿参数的大模型,至少需要13GB的内存和130GB/s的带宽,推测算力需要达到70TOPS。

联发科技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事业群副总经理陆忠立博士认为,“如果在端侧跑一个130亿的大模型,它需要的算力、内存容量、内存带宽都超过目前旗舰机能够提供的能力。 ”

针对现阶段智能手机行业AI技术的应用前景,前魅蓝总裁、Angry Miao创始人李楠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在价格不敏感,电力不敏感的电车上没有普及端侧LLM的时候,手机上的端侧LLM,都是噱头。”

总而言之,从使用便利度的角度来看,智能手机无疑是AI技术落地的最佳终端,这正是智能手机厂商纷纷All in AI的首要原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手机还需要兼具便携的特性,性能、电池容量有限,很难为AI技术无节制地提供算力、电力资源。

由此来看,AI手机距离真正的“AiPhone”时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文标题 : 扎根布局AI手机,智能手机终于要智能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